新闻资讯news

据道琼斯新闻报道,德国博世 (Robert Bosch GmbH)和韩国三星SDI(Samsung SDI Co。)的电动车电池合资企业SB LiMotive Ltd.,有可能即将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达成锂电池供货协议。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加,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用电量是2014年的十倍左右,新的设备需求拉动市场空间发展。从动力锂电池供需关系来看,各大电池企业从去年开始集中扩产,到2016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关系可能发生逆转,因此我们判断2015年是锂电设备的增速高点。

据Battery.com.cn消息,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今日发布“关于募投项目实施进展的公告”,11月8日,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池离子隔离膜项目,其中两条生产线已具备试生产条件,已于近日进入投料试生产阶段。截至目前,部分样品已送至下游客户,进行破坏性试验,公司将根据客户试样反馈意见不断改善优化产品质量,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经历了年初由疫情造成的产销暴跌,我国汽车销量实现了V字型翻转,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的表现尤为亮眼。在这背后,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的优胜劣汰、竞争加剧。2020年的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从年初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唇枪舌战”开始,好戏不断。主机厂忙着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对电池的主动权,动力电池企业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不忘全球布局……年尾将至,动力电池行业战事才行至中场,在市场、技术、资本、海外布局等方面的竞争还将继续。

据外媒报道,德国和法国制定了一份关于超级电池工厂的蓝图,旨在与特斯拉的中国电池供应商对标产能。两国计划在欧洲共同推动一项总投资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3亿元)的电池项目,总产能约为48GWh。

2012年来,锂电池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并加剧对传统电池的替代。业内预计,未来锂电池的增速依然能保持年均近25%。业内预测,2000年至2025年,增长最快的是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其中锂电池的增长速度居第一位,预计今后年增速仍将保持在25%左右,而且成本会不断下降。更有分析人士认为,锂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有望吃掉铅酸电池的市场。

造成无缝钢管价格下调的因素期货震荡运行,无缝钢管市场小幅下调,随着限产政策的执行,商家愿意高位观望利润空间受限,下游客户按需补货,观望为主,铁矿石的降价,使成本降低,预计下周无缝钢管市场价格或震荡偏弱运行。

6月23日下午,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江苏昆山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部署,富士康将在昆山投资建设光通讯连接模块/高速连接器、新能源电池、桦汉科技、富曜精密、智慧物联科技新城、KS-FIT双创/研发中心、废弃物处置及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等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50亿元,首期投资超80亿元。

用“未雨绸缪”来形容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再合适不过。未来的5年,动力电池的大规模退役,将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高峰。如何将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化落地,也是行业内面临的难点。“动力锂电回收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企业,要面对整个行业,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回收工作,同时,要考虑到动力电池回收的机制等问题。”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延先在“2017第四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

江苏远宇电子集团常州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新型电池隔膜及锂离子动力与储能电池项目,在上周正式投产。该项目是远宇电子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结晶。目前,该公司生产的新型锂离子电池隔膜和水性黏合剂属国际首创,已申请日、韩、美三国专利,他们开发的锰系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和锂超级电容器等也都极具应用前景。此次在常州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较一般的锂电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寿命,适用于通信、家电、汽车等多个行业。

日前,据消息,电动Smart交货期不再是漫长的九个月,电池生产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Smart全球总负责人Annette Winkler 在接受访问时说:“我们的电池生产正在高效运行,从2014年起,我们电动Smart的交货期应该能缩短至两到三周。”目前,客户在下单后,必须等到长达九个月才能收到产品。预计在未来几个月中,电动Smart的交货期会减少到两到三个月。

最近半年来,互联网电动车是汽车界最时髦的词。由于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不管是传统车企、新能源车企,还是各大投资机构或创业者,都把目光瞄准了下一个风口:新能源车。尤其是新能源车不断飙升的销量,让投资者都相信,大风真的刮起来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秦销售超过1.6万辆,比去年全年的销量还要多。北汽EV系列电动车销量也超过6000辆,稳居电动车销量冠军宝座。其他如荣威550插电混动版、江淮IEV系列、奇瑞EQ系列、众泰电动车销量也可圈可点。

综合外电报道,11月20日,前任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se and Space Company,EADS)CEO路易?加卢瓦(Louis Gallois)表示,标致雪铁龙和雷诺应该密切合作。

昨天(16日),记者从业界获得确切消息,比亚迪已与国内一家大型汽车企业达成协议,该企业将向比亚迪采购用于电动车的锂电池组,这是比亚迪首次在国内供应锂电池组。知情人告诉记者,与比亚迪达成协议的大企业是国内前三大汽车企业之一,也就是上汽、一汽和东风中的一家。该人士告诉记者,该企业购买电池组是为配套旗下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样车。

新能源车、锂电池产业链空前大热,除了受锂电池隔膜国家标准送审、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消息利好外,与电动汽车特斯拉刮起的旋风不无关系。与此同时,企业布局锂电池产业链的动作也受到市场关注。

韩国LG化学株式会社在宁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昨天正式签约入驻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长缪瑞林出席项目合资、投资签约仪式,并会见LG化学动力电池事业部社长权暎寿一行。市领导罗群、臧正金出席活动。

动力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联动政策的靴子还未落地,江淮将韩国三星电池更换成国轩高科的动力电池事件引发行业内的骚动。而近日国务院公布的一项新政,将原有鼓励外资企业合资生产动力电池及其它新能源零部件,更改为暂停执行,并只允许外资企业独资进行动力电池的制造。

站在“风口”的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一面是整个行业不断高速扩张销量加速,但另一面,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供应却出现不足,影响新能源整车产量。“几乎所有能装在车身上的电池都被拿来用了,但依然供不应求。”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华去年四季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了解到有的商用车品牌8、9、10月份都不敢接(新能源车的)订单了,因为电池供应不足。

近日从北汽新能源公司了解到,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思开”)将成为北汽新能源汽车的全新供应商,为其提供动力电池。据介绍,爱思开于今年7月5日成立,预计总投资为10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3.5亿元人民币,其中北京电控持股41%,北汽集团持股19%,SK公司持股40%。项目初期建设地点选在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盼来了政策东风。12月1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网络。未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多种激励政策,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