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LG等动力电池企业再度铩羽而归,工信部今天(6月20日)公布的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四批)中,依然没有它们的身影。一位韩国电池企业的中层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目前已有多达57家进入汽车动力电池企业目录,但三星、LG等作为国际上排名领先的企业却未能进入。“对于这个结果我们不想评论,虽然每个企业被拒绝都有各自的理由,但这个结果出来大家心里都是明白的。”该人士称。
国轩高科3月20日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与庐江县人民政府签订3GWH(约10亿AH)32131圆柱电池项目协议,总投资2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新建1GWH电池项目,投资10亿元,计划于2017年6月份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力争2017年底前竣工投产。本次协议的签署对公司未来动力锂电池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积水化学工业公司近日开发出新型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电动汽车(EV)将拥有原来3倍的续航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报道称,该新型材料可以储存相当于过去3倍的电量,电动汽车充满电后续航里程将达到600公里,与普通的汽车相比并不逊色。
据底特律新闻网报道,德国、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周二在华盛顿燃料电池峰会(Washington Fuel Cell Summit)上,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取代燃油汽车(作为长期解决方案)的前景表示乐观。
在近日召开的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上。该协会秘书长刘彦龙介绍,“新能源储能市场正在形成,对各种电池需求量大增,电池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据外媒报道,中国的一支研发团队设计了对金属阳极作了调整,避免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生成固体电解质相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及锂枝晶的增生,该方式原理简单,可用于量产。
无缝钢管的表面清洁方法,利用溶剂、乳剂清洗无缝钢管表面,以达到去除油、油脂、灰尘、润滑剂和类似的 有机物,但它不能去除无缝钢管表面的 锈、氧化皮、焊药等,因此在防腐生产中只作为辅助手段。
据外媒报道,未来市场洞察(Future Market Insights)研究机构发布了一份名为“电动车电池市场:全球行业分析(2012-2016)及机遇评估(2017-2027)”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的情况,强调了各个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以下为小编整理的核心内容。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据外媒报道,德国商业报纸《Wirtschaftswoche》的一篇报道证实,与大众(Volkswagen)汽车电池的钴含量相比,特斯拉Model 3车型电池的钴含量低了四倍以上,表明了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通用汽车日前宣布正为量产开发全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新系统主要对体积和重量进行了缩减,与传统四缸发动机相当,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通用已为2015年实现氢燃料电池商业化量产做好了准备。
20#无缝管现货规格表产品名称产品 规格 材质 产地20#无缝管 16×2-2.5-4 20# 无锡20#无缝管 18×2.3-4-5 20# 无锡
据Battery.com.cn消息,正在巴勒斯坦访问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金早17日表示,中方将帮助巴勒斯坦建立太阳能电池板厂。李金早当天在巴勒斯坦拉姆安拉会见巴经济部长贾瓦德.纳吉时说,中方将于近期派遣技术人员来巴考察建立太阳能电池板厂的具体事宜。巴总统阿巴斯今年5月份访华时与中方达成相关协定。
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开始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携手合作。上海证券报昨日获悉,德国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与大陆集团宣布合作开发生产商用车上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采埃孚将负责整合混合动力系统,其中将使用来自采埃孚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与来自大陆集团的锂离子蓄电池和系统电子装置配对。
尽管特斯拉在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的发布会上因玻璃被砸碎“翻车”了,但这似乎没有影响人们的购买热情。据外媒报道,截至目前Cybertruck共获18.7万个订单。在发布会一天之后的11月23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Cybertruck收到14.6万个订单;11月24日,特斯拉又收到4.1万辆订单,这使订单总数达到18.7万辆。
当地时间8月8日,日产发布声明,宣布与金沙江资本(GSR Capital)达成并签订最终买卖协议,金沙江资本将收购日产旗下电池业务及相关生产设备。根据日产发布的声明,此次双方签订的买卖协议不仅包括日产旗下电池子公司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oration (AESC),还包括日产北美公司位于田纳西州士麦那的生产业务以及日产汽车英国生产公司位于英国桑德兰的生产业务。除了上述业务之外,金沙江资本此次还收购了部分日产位于日本的电池研发和生产工程业务。
这是1月6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媒体预展上拍摄的氢燃料电池概念车。当日,日本丰田公司展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宣布将于明年在美国率先推出。
电动汽车将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之一,目前全球主流的汽车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产品。2015年电动汽车全球销量仅有54.9万辆,相比传统汽车来说,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电池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谁掌握了电池技术谁就能在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占据主动。最近北美insideevs网站公布了北美电动汽车(BEV纯电动/PHEV插电式混动)的销量情况,以及它们幕后的电池供应商。
据国外媒体inautonews报道,日产公司近日下调了电动车用电池的生产计划。同时日产公司的电动车发展出现问题,销量有所下滑。根据知情认识表示,日产公司此前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用电池供应商,并借此推动日产电动车的全球推广与业绩的提升。但是目前,日产公司的电动车用电池业务面临来自韩国LG公司的巨大威胁。韩国LG公司提供的电池产品在价格上低于日产公司的电池产品,但性能超过了日产公司的电池产品。与此同时,日产公司的电动车业务拓展进行的不是很顺利,其销量表现呈下滑趋势。基于当前的情况,日产公司下调了电动车用电池的生产计划。
从克(g)级到十千克(kg)级,这是一个逾万倍的跨越,以特斯拉(Tesla)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将锂电池的单耗用量提升了几何倍数的增长——智能手机的碳酸锂单耗为2-3g,而电动汽车的碳酸锂单耗为50-60kg,是手机单耗2-3g的20000-30000倍!
从目前看,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法比较有限,除了研发新型电池以外,无外乎增加正极活性物质的重量和减少 电池组配件重量两种方法。对前一种方法而言,能够直接增加电池能量,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比较多,如安全性的下降和局部过热问题。后一方法效果虽然不那么直 观,但是也能达到第一种方法的目的。